在中国人口危机警钟越敲越响亮的背景下,近期有专家呼吁开放三胎政策。
作为中国身价最高的经济学者,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基于“人口出生持续下降”,“生育意愿大幅降低”,“老龄化加速到来”等背景,建议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尽快放开三孩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新生人口1465万,比2018年减少58万,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。这也是二胎政策后新生儿数量的第3年减少。
2015年,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,2016年出现生育小高峰,新生儿数量同比增长7.9%,但到了2017年,新生儿数量同比减少60余万,2018年再比前一年减少200万。
新生儿数量连年下滑,已非鼓励生育政策可以阻止,究其本质,在住房、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,以及家庭养老、机会成本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下,年轻人生娃非不能,实不愿。
2011年,中国社科院发布调查显示,中国父母养大一个孩子(至本科毕业)的显性花费(包括奶粉、尿不湿、服装、玩具、书本、学费、兴趣班、补课费和医药费等)高达49万元人民币(以下同),9年后费用猛增至100万左右,而这还是最低水平的支出。如果再生二胎,并且假设老二穿老大的旧衣服,用老大的旧玩具,上的也是公立学校,其孕养成本在广州为87万,在重庆和武汉均为70万,对工薪阶层而言,生孩子和养孩子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。
从网友们的反应看,也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:
有人说,“别说二胎三胎,我一胎都不敢生!连婚都不想结!”有人说,“这不是你开不开放的问题啊,养不养得起啊,又不是养猪!”有人说,“你就是放开10胎都没有用,我们知道自己生不起!”还有人说,“然后就变成了一对双独生子女的夫妻,需要赡养四个老人,抚养3个孩子!”最让人难受的是,“面试连自我介绍都没有,‘结婚了吗’‘有孩子吗’‘等通知吧’三个问题就被打发了。”
因此,与其单纯鼓励生娃,不如先切实减负,用各种实在有感的政策性福利、补贴,移走年轻人头上的大山,舒缓各种压力,消除对生育养娃生成的恐惧。金年会诚信至上
此前,国内有平台发起“养二孩这么贵,国家该给发补贴吗?”的网络调查,共有24.5万人参与,67%的网友选择强烈支持国家发二孩补贴。
在具体措施上,不妨尝试建立一种从孕期到学历教育结束的鼓励型生育体系,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,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、企业、家庭三方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,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、男性陪护假、隔代照顾等待遇保障,用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,同时,加大教育医疗投入,力促房价稳定,降低抚养的间接成本。
据知食君了解,国外已有部分发达国家为了鼓励国民生育,已先行推出各种政策措施:澳大利亚妈妈生产住院几乎不花钱,带薪产假最多为18周,每周奖励2490元,幼儿园费用减半;日本为初中及以下孩子每月发800元补贴,高中推行免费教育,妈妈产假育儿假长达1年;在欧洲,瑞典父母休产假最高领取10.6万补贴,德国停职照顾孩子的父母最多享受20万生育津贴,法国第一胎孩子每月获1412元补贴直到3岁,3年内生老二,老二每月获津贴约4800元到6岁,老三则可获7200元到18岁……金年会金字招牌
显然,上述国家的一些做法,值得借鉴。让人欣慰的是,国内开始有声音提出呼吁。
2019年,深圳政协委员王军宏就提出建议,希望深圳尽快出台鼓励激励生育新政,推出更加明确的精准惠民物质激励措施,如为全市符合条件的0-3岁二孩婴幼儿免费提供优质奶粉或奶粉补贴(相当于每月1000元)。
另据了解,奶粉补贴已在新疆石河子市实行,该市明确提出在二孩0-3岁期间将给予每户适量奶粉补贴。
相比外国鼓励生育政策上的力度和广度,我们还差得很远,还需要更多更响亮的呼吁,以及更多的政府响应。不过,为生育减负的声音毕竟已经出现,假以时日凝聚更多社会共识,曙光终究会跃出中国的地平线。